已完成法院人身份認證
可以先瀏覽其他內容
隱藏同步進度本書是一本供刑法專業研究生使用的具有鮮明特色的教學用書。 從書名可以看出,本書主要研究具體犯罪認定處罰中的若干前沿理論和法律實踐問題,應當說這是一個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的領域,能夠引起研究者的極大興趣。法學是一門實務性很強的學問,作為部門法學的刑法學更是如此。因此,我一貫主張刑法學研究應當堅持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強調理性、嚴謹、務實文風,經常性關注刑法理論前沿,高度重視刑法實務問題的創新性研究,著力解決刑法實務問題,為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服務。這種“學問態度”應當說越來越多地得到學界同仁的認同和堅持。我曾指導的法學博士魏東副教授,在這方面身體力行,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取得了比較豐碩的研究成果。魏東博士在其新作《刑法各論若干前沿問題要論》付梓之際邀我作序,我欣然接受,并樂意向學界和司法實務界同仁們推薦本書。 作為刑法專業研究生教材,本書盡可能照顧了體例安排上的相對完整性。全書分導論篇、上篇、下篇三個大的組成部分,分別研究刑法各論的基礎理論、侵犯個人法益的犯罪、侵犯社會法益和國家法益的犯罪。這種體例安排雖然不同于我國多數刑法教科書的體例設計,但是切合了現代社會強調權利保障的法治精神,因而具有其合理性。 導論篇主要研究刑法各論的基礎理論,具體內容包括刑法各論的研究對象、刑法分則條文競合、現代刑事司法中的人文觀念。導論篇在內容上的這種安排具有一定新意。尤其是對刑法分則條文競合問題,作者提出在理論上應當將刑法分則條文競合區分為包容競合、交叉競合與雙重競合三種,并簡要論述了三種競合的概念和關系,指出學術界關于法條競合理論上的不足和缺陷,這種學術見解本身是否科學合理可能還值得研究,但是作者的這種理論探索精神值得肯定。作者還強調刑事司法過程中應當強化被告權利保障的民權主義刑法觀、刑法安定性的罪刑法定主義精神和刑法價值中立的人道主義矯正觀,切實樹立現代刑事司法中的人文觀念,這些學術見解切中時弊,發人深思,值得關注。 上篇集中研究侵犯個人法益的若干犯罪,包括故意殺人罪、強奸罪、非法剝奪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侵占罪、盜竊罪等五個具體罪名;下篇集中研究侵犯社會法益和國家法益的若干犯罪,具體包括合同詐騙罪、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黑社會犯罪、國際恐怖主義犯罪、毒品犯罪、交通肇事罪、受賄罪、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罪、組織賣淫罪、煽動型犯罪等犯罪。作者刻意選擇刑法實務中這些疑難罪名、疑難問題進行專題研究,重點針對理論爭議問題展開務實性研討,既有對學界各種學術觀點的系統歸納,有助于研究生了解相關領域的學術研究現狀,更有作者自己具有新意的獨到見解,有助于啟發學習研究者心智,實現教書育人的目的。 同時,本書對司法實務工作亦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因為本書所研究的問題都緊密結合司法實踐中已經出現和可能出現的一些疑難重大問題展開論述和研究,例如,針對故意殺人罪中的夫妻之間見死不救問題、生命權對生命權的緊急避險問題、安樂死問題、艾滋病問題,強奸罪中的婚內強健問題、騙奸問題,侵占罪中的遺忘物、埋藏物問題,盜竊罪中的使用盜竊問題、單位盜竊問題、盜竊罪既遂未遂標準問題,合同詐騙罪中的合同內容和形式問題、訴訟欺騙問題,黑社會犯罪和恐怖主義犯罪的認定問題,交通肇事罪中的“因逃逸致人死亡”情節適用問題,受賄罪中的性賄賂問題等,作者都在提供相關學術背景知識的基礎上進行了有益研討,并提出了作者個人學術見解,從而有助于司法實務工作者正確認識和處理相關司法實務問題。 當然,本書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所探討的刑法各論問題還不全面,誠如作者在本書后記中所說,還有不少疑難犯罪問題沒有納入本書進行系統研究;再就是作者對本書中所列出的一些問題的研究還欠深入挖掘,有的只列舉了研究提綱而在具體內容上沒有深入展開,某些觀點也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論證。但是總的來說,本書仍然是一部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刑法學專著。
可以在“個人中心-我的借閱圖書”中查看
請歸還1本圖書后,繼續免費借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