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完成法院人身份認證
可以先瀏覽其他內容
隱藏同步進度近年來,隨著審判方式改革的深化,改革裁判文書制作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為了順應這一要求,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綱要》提出:“加快裁判文書改革步伐,提高裁判文書的質量。改革的重點是加強對質證中有爭議證據的分析、認證,增強判決的說理性;通過裁判文書,不僅記錄裁判過程,而且公開裁判理由,使裁判文書成為向社會公眾展示司法公正形象的載體,進行法制教育的生動教材。”這表明,最高人民法院早已將裁判文書改革列入了議事日程。學術界和實務界也相繼發表了不少改革裁判文書制作方面的文章、經驗介紹材料和專著。但這些論著大多是針對一、二審裁判文書的,討論再審裁判文書制作的很少,偶有涉及,也往往是寥寥數語帶過。其實,任何事物與其同類既有共性,也有個性。再審裁判文書也是一樣,它與其他裁判文書在性質、作用、制作要求方面基本上是相同的,但也有其制作上的特殊要求和規律。我們編寫本書的目的,就在于從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角度,探索再審裁判文書的制作規律,交流制作再審裁判文書的心得和經驗,拓寬法官的視野,以期為促進再審裁判文書質量的提高,貢獻綿薄之力。同時,為法學界和社會各界研究和了解我國的再審制度提供實例。本書由三部分構成:第一部分為理論探討。主要針對當前再審裁判文書制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從理論上分析研究再審裁判文書的特點及制作要求,明確再審裁判文書的改革方向。第二部分為“再審裁判文書實例評析”o這是本書的核心內容,共收錄各類再審裁判文書54篇,國家賠償決定書2篇,每一篇裁判文書之后附作者制作心得及編者評析。其中,“制作心得”為本書亮點,它詳細介紹了每一篇文書制作過程中作者的思考、感悟及文書本身的成敗得失。編者“點評”則著重指出實例文書的優、缺點,揭示案件中值得研究和注意的法律問題。我們承認,本書所輯選的裁判文書,也許并不都是上乘之作。但對有瑕疵的裁判文書加以研究,指出其不足,這可能更有啟迪和借鑒意義。第三部分為“附錄”。這里收集了《全國審判監督工作會議關于當前審判監督工作若干問題的紀要》、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再審裁判文書改革指導意見》、再審裁判文書及審判監督程序其他類常用法律文書樣式、法律文書制作技術規范等,以便于讀者查閱和參考。需要說明的是,民商事及行政再審裁判文書樣式,是我們根據審判監督改革的需要,在吸收、借鑒最高人民法院辦公廳1992年6月下發、199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法院訴訟文書樣式(試行)》基礎上,結合審判實踐經驗制定的。
可以在“個人中心-我的借閱圖書”中查看
請歸還1本圖書后,繼續免費借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