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2019年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基本情況及司法保護知識產權十大典型案例。
重慶五中院新聞發言人、黨組成員、副院長唐文通報,知識產權類案件以民事案件為主,2019年重慶五中院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收結案數量大幅增長,共受理5037件,同比增長68.6%;結案4080件,同比增長52.4%。從結案案件類型分布以及審理情況看,呈現出著作權侵權案件數量激增、商標侵權案件增長較快、專利案件較大幅度下降等特點,同時不斷涌現一些新情況,如:一個案件中同時構成著作權侵權與不正當競爭,被告非侵權人而是其管理者,首次受理短視頻侵權案件等。知識產權刑事案件方面,重慶五中院及轄區基層法院共審結22件,判處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共19件28人;判處假冒注冊商標罪共3件8人。審理知識產權行政案件2件,涉案金額約20萬元,均以支持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駁回行政相對人訴訟請求結案。
唐文介紹,重慶五中院切實按照中央關于加強知識產權審判領域改革創新決策部署及市委要求,結合本院轄區經濟社會發展特點,積極履行審判職能,不斷提升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水平,持續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通過安排審判經驗豐富的資深法官負責審理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植物新品種等專業技術性較強的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注重證據保全并強化當事人提供證據義務等舉措,傾力服務創新驅動發展。著力打造典型案例,重慶慢牛工商咨詢有限公司與譚慶、重慶億聯金匯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侵害商業秘密糾紛案入選2019年中國法院50件典型知識產權案例,引導全社會持續增強知識產權法律意識。同時,堅持平等保護原則,通過發布民營企業經營中容易產生的法律風險點提示,提高民營企業風險防控意識,助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此外,進一步優化裁判方式,通過開展知識產權案件繁簡分流審判機制研究,完善知識產權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不斷提升知識產權案件審判效率和水平。
發布會還通報了十大知識產權典型案例,其中8件為民事案件,另有刑事和行政案件各一件,涉及侵害商業秘密、侵害著作權、特許經營合同、侵害商標權、不正當競爭、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假冒注冊商標罪和工商行政處罰等八類案件。重慶五中院民三庭副庭長徐華介紹了這十大典型案例的基本案情、裁判結果、裁判要旨及推薦理由。
發布會由重慶五中院辦公室副主任王璐璐主持。還特別邀請到鄧明鑒、林必忠、楊斌、楊德鳳、張艷君等五位市人大代表到場監督,并聽取了他們對知識產權審判工作的意見建議。